乾癬怎麼辦? 掌握症狀、成因與有效管理方法
乾癬(Psoriasis)是一種慢性、反覆發作的免疫系統疾病,主要影響皮膚,導致皮膚細胞過度增生,形成紅斑、脫屑與發炎現象。這種病症不僅影響外觀,也可能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。本文將深入探討乾癬的症狀、成因、治療方法及預防措施,幫助您更好地管理這種疾病。
乾癬有哪些症狀?
乾癬的主要症狀包括:
1.紅色斑塊:皮膚上出現明顯的紅色或粉紅色斑塊,常見於頭皮、手肘、膝蓋、背部等部位。
2.厚層鱗屑:受影響的皮膚表面會覆蓋一層銀白色或灰色的鱗屑,脫落後可能造成搔癢與乾裂。
3.搔癢與疼痛:部分患者會感到劇烈的搔癢或刺痛,甚至影響睡眠。
4.皮膚乾裂與出血:當皮膚過度乾燥時,可能出現裂口並伴隨輕微出血。
5.指甲變化:乾癬可能影響指甲,導致指甲變厚、變色或表面出現小凹陷。
6.關節腫脹:部分患者可能發展為乾癬性關節炎,導致關節腫脹與疼痛。
為什麼會得乾癬?
乾癬的確切成因尚未完全明瞭,但研究顯示與免疫系統異常、基因遺傳及環境因素有關。
1.免疫系統異常: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,T細胞過度活躍,錯誤攻擊皮膚細胞,導致皮膚細胞過度增生。
2.遺傳因素:如果家族中有乾癬病史,罹患乾癬的風險較高。
3.環境觸發因子
壓力:過度壓力可能誘發或加重乾癬。
感染:細菌或病毒感染可能促使免疫系統異常,導致乾癬發作。
藥物:某些藥物(如β阻斷劑、鋰鹽)可能誘發乾癬。
氣候:寒冷乾燥的環境可能讓乾癬惡化。
4.皮膚損傷:外傷、割傷、曬傷可能引發乾癬。
乾癬可以根治嗎? 乾癬如何治療?
乾癬無法完全根治,但可透過多種方式緩解症狀、減少發作頻率。
1.外用治療
類固醇藥膏:可減少發炎與紅斑,常用於輕度乾癬。
維生素D類似物:如卡爾西三醇(Calcipotriol),可調節皮膚細胞增生。
水楊酸:有助於軟化鱗屑並去除死皮。
煤焦油製劑:減少發炎與皮膚增生。
2.光照治療
UVB光療:減少皮膚細胞異常增生。
PUVA療法:結合光敏劑與UVA治療。
3.口服或注射藥物
免疫抑制劑:如環孢素(Cyclosporine)、甲氨蝶呤(Methotrexate),適用於中重度乾癬。
生物製劑:針對免疫系統特定蛋白質,如TNF-α抑制劑,適用於嚴重乾癬。
中醫怎麼調理乾癬?
中醫認為乾癬與血熱、血瘀、風燥相關,治療上以清熱解毒、養血潤燥為主。
1.中藥調理:
清熱解毒:金銀花、連翹、黃連。
活血化瘀:丹參、川芎、當歸。
滋陰潤燥:生地黃、白芍、何首烏。
2.針灸與拔罐:促進氣血流通,減少炎症。
3.飲食調理:避免辛辣、油炸食物,多攝取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魚類。
如何預防乾癬復發?
儘管乾癬無法完全避免,但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減少發作:
1.保持皮膚滋潤:使用無刺激性的天然保濕乳液。
2.避免過度刮傷:搔抓可能會導致皮膚受損,加重病情。
3.調整飲食:多攝取抗發炎食物,如魚類、綠色蔬菜、堅果。
4.降低壓力:冥想、瑜伽等放鬆技巧有助於控制乾癬。
5.避免吸菸與過量飲酒:這些因素可能加重乾癬症狀。
6.適量日曬:適度曬太陽有助於改善症狀,但避免曬傷。
乾癬會影響壽命嗎?
一般而言,乾癬不會直接影響壽命,但若與乾癬性關節炎、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相關,則需積極管理健康。
結語
乾癬是一種慢性免疫系統疾病,雖無法根治,但透過適當的治療、健康的生活方式與日常管理,可有效減少發作並提升生活品質。如果您懷疑自己或家人患有乾癬,建議及早就醫,制定適合的治療計畫,以維持皮膚健康。
參考資料
台灣皮膚科醫學會
美國國家乾癬基金會(National Psoriasis Foundation)
世界衛生組織(WHO)